旋挖機冬期施工的主要技術要求。
旋挖機冬期施工的主要技術要求。
一、旋挖機冬期施工主要技術要求如下:僅供參考。
1.一般規定:
1.1當工地晝夜平均氣溫(最高和最低氣溫的平均值或當地時間6時、14時及21時室外平均氣溫)連續3天低于5度或最低氣溫低于-3度時,混凝土應按照冬期施工辦理。
1.2冬期施工期間,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40%之前不得受凍 1.3進入冬期施工前,應收集工地氣象臺(站)歷年氣象資料,設置工地氣象觀測點,建立觀測制度,及時掌握氣象變化情況;落實有關工程材料、防寒物質、能源和機具設備;編制冬期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,對有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或培訓。
1.4混凝土與砌體工程冬期施工期間,應采取有效的防火、防滑等安全保證措施。
1.5冬期施工期間,當混凝土與環境之間的溫差大于20度時,宜采用保溫模板。
2.鋼筋、模板工程:
2.1鋼筋冷彎溫度不宜低于-20度,當溫度低于-20度時,不得對HRB335、HRB400鋼筋進行冷彎操作。
2.2鋼筋的閃光對焊宜在室內進行,焊接時的環境氣溫不宜低于0度,環境氣溫低于-5℃時搭設暖棚升溫;鋼筋應提前運入車間,焊接完畢后的鋼筋應待完全冷卻后才能運往室外。
2.3冬期鋼筋的閃光對焊宜采用預熱-閃光焊或閃光-預熱-閃光焊工藝;鋼筋端面比較平整時,宜采用預熱-閃光焊;端面不平整時,宜采用閃光-預熱-閃光焊。
2.4鋼筋的電弧焊時環境氣溫不得低于-10℃,并應有防雪、防風及保溫措施,并應選用韌性較好的焊條;焊接后的接頭嚴禁立即接觸冰雪。
2.5鋼筋的電弧焊接宜采取分層控溫施焊;熱軋鋼筋焊接的層間溫度宜控制在150~350度;應根據鋼筋牌號、直徑、接頭形式和焊接位置選擇焊條和焊接電流;焊接時應采取防止產生過熱、燒傷、咬肉和裂縫等措施。
2.6模板、鋼筋在灌注混凝土前通過蒸汽進行預熱,保證灌注混凝土時界面溫度在0℃以上。
2.7模板和保溫層在混凝土達到要求強度并冷卻到5°C后方可拆除;拆模時混凝土溫度與環境溫度差大于20°C時,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應及時覆蓋,使其緩慢冷卻。
3.混凝土工程:
3.1冬期混凝土施工應專門進行配合比選定試驗;混凝土宜選用較小的水膠比和較小的坍落度。
3.2冬期混凝土施工應定期檢測水、外加劑及骨料加入攪拌機時的溫度,以及混凝土拌合、澆筑、養護時的環境溫度。
3.3攪拌混凝土前,應先進行熱工計算,并經試拌確定水和骨料需要預熱的最高溫度,混凝土出機溫度不低于10℃,入模不小于5℃。
3.4混凝土澆筑前,應清除模板上的積雪及污垢;混凝土澆筑應采用分層連續的方法澆筑,分層厚度不得小于20cm。
3.5對混凝土全部測溫孔均應編號,并繪制布置圖;測溫孔應設在有代表性的結構部位和溫度變化大易冷卻的部位,孔深宜為10--15cm,也可為板厚的1/2或墻厚的1/2。
3.6混凝土灌注過程中,對已灌注的底、腹板有定期的開放蒸汽,保持模板外側的溫度在0℃以上。
3.7養護棚外氣溫及環境溫度每晝夜不少于4次,此外還需測最高、最低氣溫,攪拌機棚溫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,水、水泥、砂、石
石及外加劑溶液溫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,混凝土出罐、澆筑、入模溫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。
3.8混凝土拆模時,芯部與表層砼之間的溫差、表層與環境之間的溫差均不得大于15℃;當溫差在10℃以上但低于15℃時,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宜采用臨時覆蓋措施,拆除模板時,不得影響或中斷混凝土的養護工作。
3.9混凝土試件除按規定制作外,還應根據養護、拆模和承受荷載的需要,增加與結構同條件養護的試件不少于2組;同條件養護試件的養護條件必須與結構物的養護條件完全一致。
- 上一篇:小型旋挖鉆進有哪些技術優點???
- 下一篇:清理小型旋挖機空氣濾芯的好方法。。。